屏東 車城 龜山步道 觀山看海盡覽絕美景色

臺灣北部的宜蘭有個龜山島,南臺灣的恆春半島也有個龜山,二者都是因為山形狀似烏龜而得名,過往也都因位置險要而成為軍事據點。

龜山是位於恆春鎮的西北方,座落於保力溪出海口附近,山勢緩斜,山頂平坦,高度約僅海拔72公尺,整座山丘為海底隆起的珊瑚礁岩所構成。


▲由車城福安宮海邊遠眺龜山,隆起的小丘看起來就像龜殼,往海邊延伸的陸地猶如烏龜伸著長長的脖子。

1871年,一艘宮古島的琉球進貢船在上繳年貢後從那霸出發返航,在回航途中由於天候因素擱淺在滿州八瑤灣附近海岸,船員上岸後誤入排灣族人的領地,雙方因語言及文化的隔閡產生誤解,其中54名琉球船員遭到殺害(身後被安葬於車城附近),史稱「八瑤灣事件」或「琉球漂民事件」。

隨後日本因推動明治維新廢藩置縣政策,點燃了各藩武士群起反政府的怒火,為轉移各藩士族不滿的情緒,遂以「征外」來減輕國內反動的壓力。1874年,日本便以「琉球漂民事件」為藉口出兵臺灣,與排灣族原住民在石門一帶發生激烈的戰鬥,史稱「牡丹社事件」。

自此事件以後,清廷開始意識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並確立現代化開發政策,成為臺灣近代開發史之一大轉戾點。同時日本也藉此事件宣稱中國承認琉球為日本屬地,琉球的命運因此改變而成為引爆二戰太平洋戰場之濫觴。可見「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對於其後歷史演進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龜山因山頂展望良好,整個四重溪及保力溪沖積平原一覽無遺,往南還可眺望恆春地區,與周圍地形相比,因其地勢較高且位置適中,牡丹社事件當時日軍從射寮附近海岸登陸後,即據此地為軍隊本營。

龜山步道位在屏東海生館附近,從臺26線省道往墾丁方向到車城後,右轉往福安宮方向接車城濱海景觀公路往南,在153與152鄉道交會處附近見左手邊有一個貓頭鷹造型的公廁就可以在這裡停車了,龜山步道的入口就在公廁的斜前方路旁的階梯,步道不是很明顯,要注意一下。


▲步道入口就位在公廁斜前方。


▲龜山步道為一環形步道,步道平緩可輕鬆登頂。

登山步道有枕木圍設的土階及木棧道相間,其他多為平緩的小徑。由於海拔不高,約20分鐘的腳程即可登頂,山頂平坦,沿途有幾處觀景平台及一座涼亭,可以從不同角度眺望恆春平原的風景。龜山雖然只是一座小丘,因為地理位置優越,不用費力登高山就能擁有壯闊的景色。

沿路的指標名稱與入口處的地圖說明牌並不一致,但因為路徑單純,還不致於造成迷向。拾級而上,首先出現在步道的岔路左邊是坑道休息區,所謂的休息區,其實是二座以混凝土構築外面覆以珊瑚礁岩為掩體的防砲陣地。

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第二觀景平台」(歸鶩台)的指示牌,這裡的觀景應該是望往恆春方向的平原地帶,視野非常好。

離第二觀景平台不遠就是「第一觀景台」(鎮海台),這個位置就是在舊防砲陣地的正上方。從這裡可以遠眺整個「海生館」園區,右邊圓弧形屋頂就是海生館的主場館,左邊鯨魚造型的建築則是「鯨典館」,後方可以看到像一張超大圓桌的「大平頂」,鯨典館與大平頂之間的月眉海灣即是寧靜的小漁村「後灣」,這景色讓我駐足許久,真是美不勝收。


▲靠近鯨典館後方的月眉海灣即是寧靜的小漁村「後灣」。


▲由景觀台一旁的石階往下走,可到防砲陣地的洞口外,在樹林小徑間還可發現一處單兵防禦射擊用的小碉堡。

「迎曦亭」顧名思義,這座涼亭就在龜山的東側面對著東邊,在這裡可以鳥瞰整片「恆春縱谷平原」,遠一點還可以看到「虎頭山」及「三台山」。景色優美,這裡應該也是欣賞日出的絕佳地點。

最後走上山頂的「聽濤坪」(仁壽台)。踏上觀景平台立刻對眼前的景色發出讚嘆!車城濱海景觀公路上的兩座斜張橋橫跨在保力溪和四重溪的出海口,躺在一個月牙海灣上。右邊群落的房屋是射寮村,左邊是一片大海,山腳下是海生館職員宿舍,依山傍海的環境相當宜居啊!配上遠方層巒疊翠的山脈,真的是無敵美景啊!在這裡觀賞夕陽我想應該也不會輸給要付費的關山夕照吧。

若有安排去墾丁海生館的行程,建議把龜山步道也列入順遊的行程裡,或是不想花錢去關山看夕陽的小資族,來這裡走一趟相信不會讓你的眼睛失望的。

屏東車城 龜山步道
地址:屏東縣車城鄉後灣路

更多相關文章:
屏東 車城 後灣 美麗海灣 宛若遺世獨立的小漁村
屏東 恆春 小觀山鹹粿 最單純的傳統美味 最自然的美麗海景
屏東 恆春 一杯咖啡 南洋風味獨創料理溫馨餐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